2017-03-21 4427
如果說2016是直播大年,那么對于整個2017年來說,如之前網約車般,直播平臺或許已經進入“排位淘汰賽制”。
縱觀整個直播行業,大致可分為兩大類,即以游戲直播起家的綜合性直播平臺,如斗魚,熊貓直播,還有一類則如映客、花椒為代表的移動端直播平臺。
從2016年底開始,國家政府開始著手對直播平臺進行管控,到了2017年整個大環境則更是嚴格,在這樣的趨勢下,直播平臺將何去何從?
另辟蹊徑是否真的有效
混亂的局面帶來了更多維的競爭,各垂直領域直播應運而生,而純直播平臺也在尋找行業命脈。面對各出奇招的平臺,用戶到底會為誰買單?
后起之秀陌陌于近期發布了最新財報,報告指出去年四個季度,其直播營收在占整體營收占比分別為30.65%、58.48%、69.17%、79.15%,已成為陌陌事實上絕對收入來源。眾多周知,它并非直播起家,但其成功利用了大量的用戶基數,采取UGC模式的素人直播,在強社交性的基礎上擴大產品使用范圍,將部分用戶“成功轉移”,致使進一步提高流量。然而,用戶粘性有多高,以及在內容管控方面,未來可能還會是陌陌需要重點攻克的問題。
而映客這類純粹移動端直播平臺,由于準入門檻低,在直播APP爆發階段受到了較大的沖擊。最近,他們另辟蹊徑,面向開發者發布了SDK。但反觀之,任何公司利用映客提供的SDK功能,再換個“外殼”,就能成為與映客相同的直播平臺,整個過程不過幾天而已。筆者認為,映客這步棋是希望通過改變營收的方式,轉向B端商戶,而將自己抬高至產業鏈上游,但這樣的舉動未免有些過于自信。
從表面上看,映客似乎已“坐穩”移動端直播行業老大,無論是市場投放,還是產品本身用戶體驗,好像并沒有太大問題,那么,在之后的商業模式、用戶轉換、平臺營收等方面也會面臨諸多問題,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,它能重新找到自己的新方向。
綜合性直播平臺深耕PGC
細數目前市場上比較靠前的綜合性直播平臺,因其本身比較注重直播內容的優質性,平臺調性和準入門檻較高,但在營收落地和粉絲沉淀方面是核心問題。因此,幾家平臺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在PGC內容方面發力。
深究了說,直播平臺PGC內容如何掌握其直播特性,與傳統視頻網站節目區分開是首當其沖的問題。所謂“直播”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其及時性和不確定性。那么,用戶在直播中的參與感、主播在臨時情況下的第一反應,都能夠帶來更高的付費頻次和粉絲沉淀效果。
因此綜合性直播平臺紛紛集中精力深耕PGC內容。如斗魚先后推出的《魚塘星女神》、《飯局的誘惑》等自制節目,還有熊貓直播的《小蔥秀》、《hello女神》等節目也做的風生水起。
同樣,全民直播也是以游戲直播起家,但經過短時間的發展也迅速進入行業第一梯隊。進入2017年后,明顯可以看到其PGC內容的增多以及內容質量的提高,從而為該平臺帶來了一波強勢助推。
其中《作死直播間》、《全民大胃王》等可以算是比較吸睛的幾檔PGC內容。從這幾檔節目可以看出,其選擇的內容娛樂互動性極高,能夠帶來高頻的付費行為,同時,像這樣的內容往往能夠跳脫出對主播的依賴,打造屬于平臺本身的強IP。
全民直播的《作死直播間》從今年情人節起開播,從開播數據上可以看出,該內容引起了用戶的極高響應,在內容和主播互動的帶動下,觀眾更愿意完成打賞行為參與其中。
作為一名直播用戶,選擇看直播節目而不是視頻節目的最大原因應該在于用戶參與度。而《作死直播間》恰好滿足了這一大特點。觀眾除了可以通過投票決定小組輸贏外,還能通過投票的形式來選擇主播挑戰的項目,如現場卸妝、破冰取蛋、昆蟲粉碎機、指壓板跳繩、吃鯡魚罐頭等,都能引起粉絲們強烈的好奇心。
像這樣能夠掌握節目走向的互動,相當于將傳統演播廳放大至數十萬甚至數百萬觀眾,“在現場”的感覺更強,從而帶來的打賞氛圍也會更濃烈。
直播行業也將走內容之路了嗎
在筆者看來,好的內容可以承接住大主播也能培養出新主播,同時能夠讓用戶沉淀在平臺上,但想單純地通過一個或幾個大流量主播去吸引粉絲,在長期發展上來看,似乎存在過多的不確定性。
直播如何產出更優質的PGC內容還需要平臺不斷的嘗試和挑戰,從全民直播《作死直播間》的可以看出,帶“直播”屬性的PGC內容能夠帶來更高頻的用戶互動以及節目自帶極強的娛樂性。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強大的節目IP除了能沉淀粉絲外,也能成功綁定優質主播,實現內容產出的良性發展效應。
那么,進入到2017年后可以看出,各大直播平臺正在嘗試迭代更新,不管是從產品本身出發,還是自產內容方面的加強,花樣百出的生存利器正在“開放”,直播平臺將何去何從,我們還將靜觀其變。